24小时服务热线: 020-32653165

防控登革热,这些知识大家要知道!

时间: 2018-10-12
浏览人数: 0

6-11月份,是蚊子活跃的季节,也是登革热高发的时期,登革热具有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容易出现暴发流行的特点。但是通过我们的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病率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防控登革热呢?答案就在——《登革热防控小知识》。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主要由一种白纹伊蚊子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image.png

 

二、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5-8天的潜伏期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可伴有剧烈的头痛、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面部、颈部、胸部发红,眼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病后3-7天有皮疹出现,痒感。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脑出血等多器官出血,病情严重恶化可造成休克或死亡。

 

三、登革热如何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一)一般治疗

1. 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2. 防蚊并隔离至退热5天症状缓解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二)对症治疗

1. 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避免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2. 补液:口服补液为主,适当进食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前往医院静脉输液。

 

四、登革热如何预防?

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居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闲置废弃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容器等。

(二)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image.png


(三)保持室内外花盆托盘无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理干净。

(四)大力整治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等。

(五)窗户安装防蚊网,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的,应装置蚊帐或其它防蚊设备;避免于“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工作,应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或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喷蚊虫驱避药物。一旦有上述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020-32653165
预约挂号热线:020-32653176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38号(广东省疾控中心旁,地铁3号线大石站D出口东侧500米)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