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疾病(包括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或者是胆囊癌等)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不健康的饮食、生活、卫生习惯,正在让胆囊疾病变得年轻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一、胆囊的功能
胆囊是一个看似像梨形的袋状器官,人们对它的认识可能只停留于“装胆汁”的功能。事实上,作为身体重要的器官,它与肝脏紧密相连,器官虽小,却肩负重任:
1.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起来;
2.吸收和浓缩胆汁;
3.排出胆汁以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
4.分泌粘液,保护胆道粘膜;
5.维持胆道内环境平衡,调节胆道内部压力;
6.分泌IgA抗体(免疫球蛋白A)的功能,起到免疫防御作用。
二、胆囊结石的症状
胆囊结石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和上腹部隐痛等非特异症状,常被误以为是胃病,并当胃病治疗。严重者,病人出现发热、黄疸、右上腹疼痛剧烈的典型胆绞痛症状。
如果胆囊结石移位至胆囊管、胆总管及小肠内,导致关联疾病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Mirriz综合征、严重胆囊炎并慢性穿孔、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胆石性肠梗阻以及长期的炎症刺激诱发胆囊癌,将出现相应症状。
三、胆囊结石的易发因素
医学界常用“6F”来形容胆囊结石高发人群。6“F”具体是指Fat(肥胖)、Forty(40岁)、Female(女性)、Fertile(多次生育)、Family(家族史)Free(生活、饮食不规律)。
1.Female,女性
雌激素水平过高会降低胆囊的收缩功能,影响胆囊排空,不利于胆汁排泄,同时还增加胆固醇的分泌,容易罹患结石。
2.Forty,四十岁以上
成年期以后的女性,一般比同年龄层的男性有较高的比例罹患胆结石。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及停经后使用女性荷尔蒙制剂,使得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加,也较容易发生胆固醇结石。
3.Fat,肥胖
肥胖的人,胆汁中有较高的胆固醇浓度,而且胆固醇的分泌、合成也较高,所以容易罹患结石。
4.Fertile,多产多孕
怀孕会让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增加;另外怀孕时腹部压力增加,影响了胆囊,胆囊变大而且排空不完全,胆汁因此停留在胆囊内,这样增加了结石的发生。当然怀孕次数多的妇女发生的机会就再增加了。
5.Family,家族史
家族中有人曾经罹患过胆结石,发生胆结石几率相对较高。
6.Free,生活、饮食不规律
平时一日三餐无规律、尤其是经常不吃早餐;饮食中的油脂、胆固醇、糖分过多而维生素、膳食纤维过少;久坐、熬夜、少运动。这些情况均可能导致胆囊收缩不规律,胆汁会在胆囊内过度浓缩,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结石。
四、胆囊结石的预防:可分为三级预防
胆囊结石的一级预防:即是找出各种胆囊结石高发的危险因素,再去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生。即从六个F(特别是第六个F:Free,生活、饮食不规律)入手,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1.进食有规律,这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饮食要定时、定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重视早餐,因为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形成高胆固醇胆汁; 加之不吃早餐和饮食不规律者,胆囊不能及时排空,容易使胆汁浓缩和胆固醇沉积,久之易形成结石。
2.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偏食,避免暴饮暴食。平时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宜多食高纤维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严格控制食用肥肉、辛辣食物、油炸食品,以及含油脂多的干果、及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3.肥胖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强调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使体重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
4.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维持理想体重,防止便秘。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着,防止过度肥胖。
5.注意平时多饮水,改善情绪,充足睡眠。长期精神紧张、抑郁失眠等可导致内脏机能紊乱,促使结石形成。
胆囊结石的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定期的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最好方法。胆石病二级预防还要防止无症状的胆石胆囊结石的病转化为有症状胆石病。
胆囊结石的三级预防:是指胆囊结石在行内镜取石(息肉)保胆手术后复发的预防。
内镜取石保胆手术在保留有功能胆囊的情况下,存在着胆石复发的问题,因此三级预防的内容是采用初级预防方案,纠正患者体内导致胆石形成的病理基础,避免胆石复发。医师和患者都要认识到非手术治疗和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手术后有的可能胆石复发,注意定期复查,同时调节饮食类型避免肥胖,加强身体锻炼。一旦发现胆石前期改变就应早期给予适当干预,可望收到较好的效果。